鋰電材料漲價的行情仍在持續。鈷因其高昂的價格被業內戲稱為“鈷奶奶”,如今“鈷奶奶”的身價又漲了。長江有色金屬網數據顯示,截至3月18日長江現貨鈷均價報57.10萬元/噸;鈷粉現貨均價報64.5萬元/噸,創下近3年來歷史新高。
近一年來,鈷價上漲主要是需求端的爆發所拉動。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352.1萬輛,同比增長1.6倍,占新車銷售比例躍升至13.4%,同比增長8個百分點。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增至784萬輛,占我國汽車總量的2.6%,占全球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一半左右。動力電池應用分會數據顯示,2021年國內實現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裝機量159.59GWh,同比增長超過140%。
根據西部證券測算,目前鈷的需求量中動力電池需求約占60%,這一比例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將持續增長,預計2023年動力電池對鈷的需求量占比將超過70%。有機構預測,到2025年全球電動汽車年銷量將達到1000萬輛,相當于每年約需要10萬噸的鈷;其實按照目前的市場增速,這一預測偏保守。另有機構預計,到2040年鈷需求量將較2020年增長約20倍。
目前,除鈷價高企之外,氫氧化鈷折扣系數也一直維持在90%上下,遠高于此前65%左右的水平,表明鈷原料的供應非常緊張。整體來看,目前全球鈷供應鏈相對比較脆弱,非洲疫情的反復以及政治環境的不穩定性,都可能給鈷供應造成影響。
“鈷原料供應仍受海外物流影響持續吃緊,帶動鈷原料價格延續上行。在原料成本持續抬升下,電鈷、鈷鹽等產品國內供應仍然短缺,庫存仍處低位,價格繼續走高。當前現貨市場觀望情緒較濃,但隨著3月逐步進入需求旺季,短期鈷價或震蕩偏強運行!庇醒芯繖C構分析稱。
特別是對中國電池企業來說,鈷價上漲更加不利。根據USGS的數據顯示,2020年全球探明鈷礦儲量710萬噸,其中剛果(金)儲量360萬噸,占已探明儲量的50.70%。而中國已探明鈷儲量約8萬噸,僅占全球總儲量約1%。SMM數據顯示,2020年我國鈷資源99%依賴進口。
隨著鈷資源的戰略地位日益凸顯,剛果(金)銅鈷礦資源成為礦業企業的必爭之地。目前,國內的洛陽鉬業、萬寶礦產、中國有色、金川集團、中鐵資源、華友鈷業等均在剛果(金)投資銅鈷礦山,寒銳鈷業、盛屯礦業等也在那里設立銅鈷濕法冶煉廠。
值得一提的是,3月17日,騰遠鈷業在贛州以在線直播的形式成功登陸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。騰遠鈷業此次IPO計劃募資21.98億元,*終募資54.78億元,將用于年產2萬噸鈷等項目建設。同時,公司擬運用自籌資金在剛果(金)繼續擴大鈷銅濕法冶煉廠建設,以提升銅產能的同時獲取更多的伴生鈷資源,打通上游產業。
鈷價格的上漲也給不少鈷資源相關上市公司帶來了亮麗業績。目前,包括華友鈷業、盛屯礦業、寒銳鈷業、騰遠鈷業、洛陽鉬業等企業均披露了2021年業績快報或業績預告。其中,盛屯礦業預計凈利潤同比增長17-22倍;華友鈷業預計凈利潤增長217.64%-260.56%;寒銳鈷業、騰遠鈷業、洛陽鉬業凈利潤*高預增均超過100%。
對于鈷價后市的走勢,中信證券研報認為,持續的供應緊張形勢使得2022年鈷價不具備大幅下滑的條件,預計2022年鈷價仍有望運行在高位。民生證券指出,下游電池廠需求增加,原料短缺及市場現貨量少將共同成為鈷價格維持高位的支撐,后期鈷價預計將繼續高位震蕩上漲。
西南鋼鐵指數分析師分析稱,“從資本角度來看,供應緊張、供應鏈脆弱、鈷需求大幅增加、戰略儲備意義重大等因素,都可能刺激鈷價新一輪崛起!痹撝笖殿A測,鈷供應量的緊缺很難在短期內完全恢復,其甚至認為,“可以預期在40年內,鈷價是無止境的”。
從長期來看,鈷資源對電動汽車產業來講并不豐富。有業內人士做過測算,生產一輛特斯拉ModelS將消耗13.68公斤鈷。如果目前全球鈷儲量的30%用在電動汽車上,折算下來,約可支撐1.7億輛車的生產規模,電動汽車每年按500萬輛的銷量來算,30年左右鈷將消耗殆盡。
在不少市場人士看來,目前抑制鈷價快速上漲的*大因素,將主要來自動力電池巨頭們推出的無鈷電池計劃。對于車企和電池廠商來說,降低成本和擺脫稀缺鈷資源的約束是一個共同的目標。雖然,在未來5年內,三元、磷酸鐵鋰電池為主的有鈷技術路徑仍不會變。但無鈷電池的進程正在加快。
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,不代表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的觀點。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對其文字、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、及時性、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,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。據此投資,風險自擔。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愿在本網發布,請在兩周內來電或來函與本網聯系。